洛城演出意義深重
中華民國國劇團訪美紀行之卅二
【青年戰士報/金軍】
1974-12-27
洛杉磯,是加里福尼亞州最大的一個都市,中華國劇團在這裏有兩場演出,一場在克萊門學院;一場在托侖斯的州立大學。
在克萊門大學的一場,是星期天演出的日場,這所學院的校長和一些系主任及教授們,和國劇團的全體團員舉行了一次聚餐,雙方互訴仰慕之忱,藉一頓早午餐歡聚一堂。
為什麼這所學院,對國劇團的接待和歡迎會如此地隆重,這裏面有一段歷史背景:
第一,克萊門學院是加州五所聯合學院中,最先創立中文系的一所大學,這一學院特別重視我國的文化歷史,對中西文化交流活動的倡導更不遺餘力。當年創辦中文系的一位陳教授,也參加了和團員們的聚餐。
第二,這所學院有一所圖書館,裏面珍藏著很多中文書籍,而且目前和我國中央研究院,故宮博物院等,仍然有密切交換書籍的連繫。
第三,四十年以前,我國曾有一個平劇團訪問過這所學校,梅蘭芳的「榮譽博士」學位,就是克萊門大學頒贈的。
席間,駐洛杉磯的鄧總領事,曾致詞介紹這一段背景資料,讓中外的來賓們都瞭解,中華民國國劇團在這一學府演出,實在有非常深遠的意義,因為克萊門大學是我們的「知音」。
領隊楊教授也應邀致答詞,他不禁激動地說:「梅蘭芳死後如果地下有知,他應該感到慚愧,當年受到中外人士一致尊重和讚賞的中國傳統舞台藝術,今日已被共匪滅絕,在大陸上再也聽不到國劇,而中華民國卻極力地保持著這一優美的藝術型態,今天更派了一個陣容浩大的國劇團到海外來作文化交流,來到了這所尊崇中國文化的學院演出,更是令人無限感慨的事。」
在聚餐會中的中外來賓們,全都為楊教授的這一席話動容,因為他說的是事實,是不容分辯的,今天真正在維持中國文化傳統於不墜的,是中華民國。中華民國國劇團到海外散播這項文化的種子,是一個最鮮明的例證。
包括兩場演出在內,我們在洛杉磯有五天的停留,正好,隨團洋經理蘇殊先生的家,就住在洛杉磯,我們在洛城的食宿,全是蘇殊太太替我們安排的,因為他家住在好萊塢,她就把我們安排在有名的好萊塢中國戲院對面的一家旅館住宿。行李剛一安頓好,團員們全都跑去中國戲院門前,去看那些大明星們的手印和腳印,女孩子們更興緻無比地把自己的手和腳,按在水泥地面那些印上去比較。
「啊!蘇姍海華的手,比我的大這麼多!」
「你看,史提夫麥的腳印,歪七扭八的。」
「我最喜歡艾娃嘉娜了,你看,她的手印就在這裏。」
「這一定是個牛仔明星,還印了兩把手槍和兩隻馬蹄呢!」
好來塢大道的人行路面上,一塊塊的方形石板,都鑲了明星的圖案,分別刻上每一個明星的名字,包括電影明星、電視明星、和灌製唱片的歌星,形成了這個社區的一項特色。
洋經理告訴我們,這裏是美國電影明星的大本營,山坡上的住宅區裏,住的全是影劇界有名的演藝人員,你會在好萊塢的馬路上,隨時碰到大明星。
果然不錯,我們在托侖斯演出後,回到好來塢一家叫「京華樓」的中國餐館宵夜時,正好碰到一位叫依娃.嘉寶的女明星也在那裏吃飯。喜歡看外國電影的女孩子們立刻認出了她,她也正奇怪地問我們,怎麼會一次來了這麼多的中國人?而且女孩子們又都穿著一個式樣的服裝。
當彼此的身份被瞭解以後,由於大家都是從事戲劇藝術的演員,距離立即拉近了很多,拍了很多照片留做紀念。
洋經理為了滿足年輕團員們對美國電影事業的一份好奇,又安排了全團人員去參觀環球電影製片廠,這確實是一次極富教育意義的旅遊,不祇是滿足了好奇心,親身體驗了在很多電影中出現的實景,最重要的是,他們瞭解了電影製作的設計和過程,以及在聲光方面很多新穎的技術。
著名的洛杉磯狄斯耐樂園,正巧碰上了一年一度的耶誕節前夕整修休息,我們失去了前往遊樂的機會,但是團員們並不後悔,因為環球製片廠的觀光,補償了我們這項損失,大家都感覺到,不僅是開心地遊樂了大半天,而且還在進步的影劇藝術方面上了一課,獲益匪淺。
洛杉磯,加州的第一大都市,古老的中國舞台藝術,和現代的美國影視藝術,在相互輝映著。 |